则的古文意思是什么

折叠展开

更新:2025-05-07 10:56:49 发布:逛逛汉语

则在古文中的含义

“则”在古文中很重要,一般表顺承,意为那么、就。如“险以远,则至者少”是说:对于处在险远(的风景),人们就到的少了。“然则何时而乐耶”是说:那么什么时候享了呢?

在古汉语中,(则)是什么意思?


①法则;准则.《叔向贺贫》:“宣其德行,顺其宪则.”
②榜样.屈原《离骚》:“愿依彭咸之遗则.”
③效法.《易经·击辞》:“河山图,洛出书,圣从则之.”
④等级.《汉书·叙传》:“坤作地势,高下九则.”
⑤用于加强判断,相当于“乃”、“就是”.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.”
⑥表示限定范围,相当于“只”、“仅仅”.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日初出,大如车盖,及日中,则如盘盂.”
⑦表示顺承,相当于“就”、“便”.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.”
⑧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却”、“可是”.《师说》:“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,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.”
⑨表示后一件事是新发现的情况,相当于“原来已经”.《肴之战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、厉兵、秣马矣.”
⑩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.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谨守成皋,则汉欲挑战,慎勿与战.”
⑾表示让步,相当于“倒”、“倒是”.《国语·晋语》:“美则美矣,抑臣亦有惧矣.”
⑿无意义.《诗经·齐风·鸡鸣》:“匪鸡则鸣,苍蝇之声.”
⒀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呢”.《荀子·宥坐》:“百仞之山,任负车登焉,何则?陵迟故也.”

文言文中的“则个”是什么意思?

语气助词,用法略表示委婉或商量、祈使、解释等语气。
《朱子语类》卷三八:“若众人到末梢便撒了,圣人则始乎敬,终乎敬,故到末梢又整顿则个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你与我叫住那排军,我相问则个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郑节使立功神臂功》:“丈夫,你耐静则个,我出去便归。”
清洪升《长生殿·闻乐》:“我索向月主娘娘覆旨则个。”
用于句尾,有时没什么意思.
比如孙悟空经常说"还请恕罪则个"其实没有什么太明确的意思,我们读这些书能明白它的意思就行

#则的古文意思是什么